Major, A. M. (2000). Norm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cyberspace: models of cybernorm evoluti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78(1):59-111 檢索自:http://digitalcommons.law.wust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428&context=lawreview
(This article traces norm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cyberspace and
presents a corresponding theory fo cybernorms, a theory which explains
informal constraints on human behavior in cyberspace.)
規範(norm),用具體的規則要求人們在特定情境中應如何行動。
規範的意義:
① 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會被正向、負向、成文、不成文的規範所約制。
② 規範可能被內化到個人的價值體系中,潛意識遵從。
③ 社會習慣或法律的最高境界,是「個體自律」。
④ 自律與自由是一體兩面,追求個人自由不能以犧牲他人自由為代價。
⑤ 遵守規範、自我約束,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
規範的種類:
民風習俗(folkways):屬微弱規範,例如:儀表、談吐、態度、禮儀
社會習慣(mores):屬中度規範,例如:道德、習慣、戒律下自制
若不遵守,會受到輿論譴責
法律(laws)、法定規範(legal norms):屬強烈規範,明確規範人們行為,並
傳達社群價值觀。
規範的形式:
成文與不成文
正式與非正式
官方與民間
法條與口耳相傳
左邊如:法律、校規、公約
右邊如:習俗、慣例
~ sociology centrol(2006)
Major(2000)
網路群體規範(group norm)>社會規範(societal norm)
Fernback(1997)用社會學「社會契約」的概念來說明網路規範。
社會契約:讓個體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社會群體利益,保障多數人的自由與
共同利益。
社會契約:居於獨立狀態的自然個體與外部社會結構之間,此個體與群體的利
益關係,經彼此角力、互相調和的歷程。
在網路社會中,「網路禮儀」或是有管理者的討論群(如:BBS站),都是網路
空間中的「社會契約」。
例如:BBS站討論版,
使用者賦予版主管理、篩選文章的權限:刪除與內容無關、有廣告嫌疑、用詞
極度不雅的文章,維護討論版的順暢運作,保障大多數使用者的權益。
版主沒有言論檢查(censorship)的權力,版主不能只刊登具有特定立場的文章
,刪掉不合其意見的文章。
Mayer(2000),網路規範系統源自傳統的社會規範系統。
但網路規範系統逐漸成長,不再只是社會規範系統的子集合。
網路規範系統隨網路技術、網路文化發展出部分網路特有的規範,
許多網路規範都源自於社會傳播規範。
許統雄(2004),網際空間的匿名、身分轉換、高度互動等特性,有時比真實世界來的更具平等性、自由性、無規範性。
網路特性對網路規範建立的影響:
① 虛擬社群透過某種共識、創設規範
1. 維繫其社群的存在
2. 成為個人從真實社會走向虛擬社群的通路,以表現個人人格、心態、身分認同的主張。
Mayer(2000)
② 網路的自我規範性(self-regulation)與自我監控性(self-monitoring)
③ 匿名性(Anonymity)
真實社會中,以匿名方式發言、執行任務的機會很少,
網路卻是高度容忍使用者匿名以展現自我、與他人互動的場域。
④ 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
網路傳播速度驚人,跨越時空,開放使用者自由參與討論,快速修改規範。
資訊流的廣義定義是指人們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採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
評價企業成功與否,一個簡易的辦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資訊流
物流、工作流在企業的“生命活動”中無不最終以資訊流的“高級形式”展現,就象生物體的所有活動都是基於神經系統傳遞的生物電信號一樣。因此,深入認識“資訊流”,將掀開企業發展的新視角。
資訊流的功能:
1.聯接功能:靠資訊流把一個個孤立的環節,連結成為連續不斷的有序活動。
2.調控功能:資訊的變化將會使當事人行為發生變化3
3.決策功能:決策當事人瞭解動態變化、收集到的資訊進行處理,作出判斷
網路世界是使用者間可互相監視的環境,
可發揮社會輿論壓力的規範作用,
使網路使用者能夠克制、降低自己從事負面網路活動的衝動。
網路世界的規範是由下而上(bottom-up)
真實社會的法律規範是由上而下(top-down)
網路規範對網路公民的意義與啟示:
① 使用網路必須受網路規範約束
② 網路公民必須遵守網路規範
③ 體察規範的不同適用情境
④ 個人與社會應發揮自律精神
⑤ 網路公民應參與建立、修正網路規則以維護公眾利益(public good)
⑥ 社群應發展監督與制裁體系
為維繫網路社會的生存發展,必有網路規範。
要使網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安全與安心的使用環境,
我們除了要發揮自律精神還要參與制定、監督、執行規範的行動。
其他參考
NCSA education group (1996) & Elliott(1996) 引自梁朝雲 (1997) p.55
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John Stuart Mill 的論自由
2013-0101(閱讀)
John Stuart Mill
Utilitarianism:功利主義,主張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理論。
19世紀初,功利主義學說以“哲學激進主義”的名稱出現在英国,其奠基者為邊沁。
他在1781年提出“功利主義”這個詞以支持心理學的快樂主義理論,
把以前使用得最多的“善”解釋為最大數量的快樂與最小数量的痛苦。
認為個人利益是惟一的現實利益,而社會利益只是個人利益的總和。
密爾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甚廣,尤其是其名著《論自由》
《論自由》全書的宗旨,那這句話就是:
「如果整個人類,除一人之外,意見都一致,
而只有那一個人持相反意見,人類也沒有理由不讓那個人說話。
正如那個人一旦大權在握,也沒有理由不讓人類說話一樣。」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Grouped (社群)
2012-1225(閱讀)
原文:
Adams, P. (2012). Grouped: how small groups of friends are the key to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b. Pearson Education, Inc.--ISBN:9780321804112
中譯:
Adams, P.;林義傑譯 (2012). 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出版,台北市:碁峰資訊。ISBN:9789862764930
譯p128-129:
資訊會從大眾傳播媒體流向樞紐(Hubs),由樞紐流向廣大人群。
樞紐有兩類:創新樞紐、追隨樞紐,是訊息被大眾接納的關鍵。
如玲:樞紐在網路上就是信號放大器。
(南韓KAIST,2010) 於"What is Twitter, a socila network or a new media?"
樞紐,收發訊息的頻率比網路中普通人高出三倍以上。
譯p134-135:
人們不確定自己該做何表現或有何感受時,他們會觀察身邊的人。
這種現象稱作:社會證明(social proof),
研究顯示,我們觀察他人時,
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會受他人行為影響,揣摩、模仿他人的感受。
社會證明可用來顯示人們偏好的作為或恰當行為。
如玲:社會證明也可能存在盲從或欠缺思辨的附和。
譯p137:
文化是一種衍生來的系統
如玲:人會受生長的特定文化、風俗、習慣、信仰所影響。
如玲:人會透過群體來學習,哪些是合宜的舉止行為。
譯p138:
社會常規指的是被文化接受的行為。
原文:
Adams, P. (2012). Grouped: how small groups of friends are the key to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b. Pearson Education, Inc.--ISBN:9780321804112
中譯:
Adams, P.;林義傑譯 (2012). 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出版,台北市:碁峰資訊。ISBN:9789862764930
譯p128-129:
資訊會從大眾傳播媒體流向樞紐(Hubs),由樞紐流向廣大人群。
樞紐有兩類:創新樞紐、追隨樞紐,是訊息被大眾接納的關鍵。
如玲:樞紐在網路上就是信號放大器。
(南韓KAIST,2010) 於"What is Twitter, a socila network or a new media?"
樞紐,收發訊息的頻率比網路中普通人高出三倍以上。
譯p134-135:
人們不確定自己該做何表現或有何感受時,他們會觀察身邊的人。
這種現象稱作:社會證明(social proof),
研究顯示,我們觀察他人時,
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會受他人行為影響,揣摩、模仿他人的感受。
社會證明可用來顯示人們偏好的作為或恰當行為。
如玲:社會證明也可能存在盲從或欠缺思辨的附和。
譯p137:
文化是一種衍生來的系統
如玲:人會受生長的特定文化、風俗、習慣、信仰所影響。
如玲:人會透過群體來學習,哪些是合宜的舉止行為。
譯p138:
社會常規指的是被文化接受的行為。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synesthesia (共覺)
2012-1215(閱讀)
◎ 共覺(synesthesia) 是指一種感覺伴隨著另一種或多種感覺而生的情況,
例如聽覺伴隨著景象而生,另一種共覺是將字、形狀、數字或人名等事物
和感官如味道、顏色或口味等連在一起
◎ 共覺(synesthesia)的英文來自於兩個希臘字,其分別代表著「聯合」及「知覺」,
因此字義上共覺代表著「結合的知覺」。
◎ 共覺有如下特點
1. 不自主的:共覺人不會刻意去想他們的感覺,但共覺就發生了。
2. 實體投射的:當我們被要求想像一個顏色時,我們可能會用「心眼」
去看到這個顏色,共覺人並非藉由想像,而是真的看到顏色本身投射在實體之外。
3. 持久而普通的:聯覺的感知必須是每次都是一樣的
4. 難忘的:通常聯覺的第二衍生知覺會比第一感知來的好記
◎ 人的共覺反應是不由自主的感應,完全無須經過抽象的思考,或是語意的轉
換,因為這種感應對於有知覺的人是一輩子的。
◎ Cytowic 認為語言是位於最高層次、最抽象的認知系統,
相關參考資料: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syne_c.html
陳嘉暐.-無差別音效實驗室,負責人(2010.6~迄今)
.-英國愛丁堡大學聲音設計研究所 Msc in Sound Design
.-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及義守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聘教師
.-專長:聲音設計,互動媒材,電影音效,劇場表演,大眾傳播
http://didierwei.pixnet.net/blog/archives/200807
http://didierwei.pixnet.net/blog
摘自該網頁有個大衛先生為聲音設計師,歸納出含六個層次的聲音球
由內而外,
1. 我意識到的聲音 : 我聽到豆子般的大雨滴敲打著玻璃窗
2. 我自己的聲音 : 我死命奔跑著,急促的呼吸聲
3. 我製造的聲音 : 我拿起竹筷敲打著一只破碗,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
4. 我看到它發生的聲音 : 我看到也聽大推土機巨大的聲響
5. 我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 隔著一層樓,我清楚聽見昨晚樓上夫妻吵架
6. 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 草叢中有稀稀疏疏的聲音,不知道是有人躲在裡面或是地鼠逃竄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 (聲音的共覺隱喻)
2012-1215(閱讀)
的積極性(motivation),方向性(directionality)和普遍性(universality)。
◎ 關於聲音共覺得隱喻(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有三個層次,
感知(perception)、認知(cognition)、語言(language)
◎ 聲音共覺的隱喻有如下特徵:
Takada, M.(2006). Synesthetic metaphor: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language.
Ph.D.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2006, 291 Pages, AAT 3256531
台灣典藏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http://0-pqdd.sinica.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
◎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隱喻的表達)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
側重於概念隱喻理論和主要的隱喻理論的重大理論問題的積極性(motivation),方向性(directionality)和普遍性(universality)。
◎ 關於聲音共覺得隱喻(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有三個層次,
感知(perception)、認知(cognition)、語言(language)
① humans share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hearing and vocalization
人類會透過聆聽和發聲來分享生物性的歷程
② culture determines which conceptual mappings are emphasized
within the universally available mappings
文化萃取的過程是強調可對應且較能為大眾所理解的概念
③ language restricts how concepts are overly represented
概念的呈現無可比免得受到語言的限制
其中語言用的擬聲詞(onomatopoeia),如:劈哩啪啦、嘰哩咕嚕、唏哩呼嚕
和傳達概念用譬喻詞(metaphor),如:一眨眼、轉瞬間、嘟著嘴、板著臉、
受到限制又有不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