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A. M. (2000). Norm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cyberspace: models of cybernorm evoluti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78(1):59-111 檢索自:http://digitalcommons.law.wust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428&context=lawreview
(This article traces norm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cyberspace and
presents a corresponding theory fo cybernorms, a theory which explains
informal constraints on human behavior in cyberspace.)
規範(norm),用具體的規則要求人們在特定情境中應如何行動。
規範的意義:
① 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會被正向、負向、成文、不成文的規範所約制。
② 規範可能被內化到個人的價值體系中,潛意識遵從。
③ 社會習慣或法律的最高境界,是「個體自律」。
④ 自律與自由是一體兩面,追求個人自由不能以犧牲他人自由為代價。
⑤ 遵守規範、自我約束,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
規範的種類:
民風習俗(folkways):屬微弱規範,例如:儀表、談吐、態度、禮儀
社會習慣(mores):屬中度規範,例如:道德、習慣、戒律下自制
若不遵守,會受到輿論譴責
法律(laws)、法定規範(legal norms):屬強烈規範,明確規範人們行為,並
傳達社群價值觀。
規範的形式:
成文與不成文
正式與非正式
官方與民間
法條與口耳相傳
左邊如:法律、校規、公約
右邊如:習俗、慣例
~ sociology centrol(2006)
Major(2000)
網路群體規範(group norm)>社會規範(societal norm)
Fernback(1997)用社會學「社會契約」的概念來說明網路規範。
社會契約:讓個體放棄部分自由,以換取社會群體利益,保障多數人的自由與
共同利益。
社會契約:居於獨立狀態的自然個體與外部社會結構之間,此個體與群體的利
益關係,經彼此角力、互相調和的歷程。
在網路社會中,「網路禮儀」或是有管理者的討論群(如:BBS站),都是網路
空間中的「社會契約」。
例如:BBS站討論版,
使用者賦予版主管理、篩選文章的權限:刪除與內容無關、有廣告嫌疑、用詞
極度不雅的文章,維護討論版的順暢運作,保障大多數使用者的權益。
版主沒有言論檢查(censorship)的權力,版主不能只刊登具有特定立場的文章
,刪掉不合其意見的文章。
Mayer(2000),網路規範系統源自傳統的社會規範系統。
但網路規範系統逐漸成長,不再只是社會規範系統的子集合。
網路規範系統隨網路技術、網路文化發展出部分網路特有的規範,
許多網路規範都源自於社會傳播規範。
許統雄(2004),網際空間的匿名、身分轉換、高度互動等特性,有時比真實世界來的更具平等性、自由性、無規範性。
網路特性對網路規範建立的影響:
① 虛擬社群透過某種共識、創設規範
1. 維繫其社群的存在
2. 成為個人從真實社會走向虛擬社群的通路,以表現個人人格、心態、身分認同的主張。
Mayer(2000)
② 網路的自我規範性(self-regulation)與自我監控性(self-monitoring)
③ 匿名性(Anonymity)
真實社會中,以匿名方式發言、執行任務的機會很少,
網路卻是高度容忍使用者匿名以展現自我、與他人互動的場域。
④ 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
網路傳播速度驚人,跨越時空,開放使用者自由參與討論,快速修改規範。
資訊流的廣義定義是指人們採用各種方式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採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
評價企業成功與否,一個簡易的辦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資訊流
物流、工作流在企業的“生命活動”中無不最終以資訊流的“高級形式”展現,就象生物體的所有活動都是基於神經系統傳遞的生物電信號一樣。因此,深入認識“資訊流”,將掀開企業發展的新視角。
資訊流的功能:
1.聯接功能:靠資訊流把一個個孤立的環節,連結成為連續不斷的有序活動。
2.調控功能:資訊的變化將會使當事人行為發生變化3
3.決策功能:決策當事人瞭解動態變化、收集到的資訊進行處理,作出判斷
網路世界是使用者間可互相監視的環境,
可發揮社會輿論壓力的規範作用,
使網路使用者能夠克制、降低自己從事負面網路活動的衝動。
網路世界的規範是由下而上(bottom-up)
真實社會的法律規範是由上而下(top-down)
網路規範對網路公民的意義與啟示:
① 使用網路必須受網路規範約束
② 網路公民必須遵守網路規範
③ 體察規範的不同適用情境
④ 個人與社會應發揮自律精神
⑤ 網路公民應參與建立、修正網路規則以維護公眾利益(public good)
⑥ 社群應發展監督與制裁體系
為維繫網路社會的生存發展,必有網路規範。
要使網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安全與安心的使用環境,
我們除了要發揮自律精神還要參與制定、監督、執行規範的行動。
其他參考
NCSA education group (1996) & Elliott(1996) 引自梁朝雲 (1997) p.55
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John Stuart Mill 的論自由
2013-0101(閱讀)
John Stuart Mill
Utilitarianism:功利主義,主張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理論。
19世紀初,功利主義學說以“哲學激進主義”的名稱出現在英国,其奠基者為邊沁。
他在1781年提出“功利主義”這個詞以支持心理學的快樂主義理論,
把以前使用得最多的“善”解釋為最大數量的快樂與最小数量的痛苦。
認為個人利益是惟一的現實利益,而社會利益只是個人利益的總和。
密爾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甚廣,尤其是其名著《論自由》
《論自由》全書的宗旨,那這句話就是:
「如果整個人類,除一人之外,意見都一致,
而只有那一個人持相反意見,人類也沒有理由不讓那個人說話。
正如那個人一旦大權在握,也沒有理由不讓人類說話一樣。」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Grouped (社群)
2012-1225(閱讀)
原文:
Adams, P. (2012). Grouped: how small groups of friends are the key to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b. Pearson Education, Inc.--ISBN:9780321804112
中譯:
Adams, P.;林義傑譯 (2012). 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出版,台北市:碁峰資訊。ISBN:9789862764930
譯p128-129:
資訊會從大眾傳播媒體流向樞紐(Hubs),由樞紐流向廣大人群。
樞紐有兩類:創新樞紐、追隨樞紐,是訊息被大眾接納的關鍵。
如玲:樞紐在網路上就是信號放大器。
(南韓KAIST,2010) 於"What is Twitter, a socila network or a new media?"
樞紐,收發訊息的頻率比網路中普通人高出三倍以上。
譯p134-135:
人們不確定自己該做何表現或有何感受時,他們會觀察身邊的人。
這種現象稱作:社會證明(social proof),
研究顯示,我們觀察他人時,
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會受他人行為影響,揣摩、模仿他人的感受。
社會證明可用來顯示人們偏好的作為或恰當行為。
如玲:社會證明也可能存在盲從或欠缺思辨的附和。
譯p137:
文化是一種衍生來的系統
如玲:人會受生長的特定文化、風俗、習慣、信仰所影響。
如玲:人會透過群體來學習,哪些是合宜的舉止行為。
譯p138:
社會常規指的是被文化接受的行為。
原文:
Adams, P. (2012). Grouped: how small groups of friends are the key to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b. Pearson Education, Inc.--ISBN:9780321804112
中譯:
Adams, P.;林義傑譯 (2012). 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出版,台北市:碁峰資訊。ISBN:9789862764930
譯p128-129:
資訊會從大眾傳播媒體流向樞紐(Hubs),由樞紐流向廣大人群。
樞紐有兩類:創新樞紐、追隨樞紐,是訊息被大眾接納的關鍵。
如玲:樞紐在網路上就是信號放大器。
(南韓KAIST,2010) 於"What is Twitter, a socila network or a new media?"
樞紐,收發訊息的頻率比網路中普通人高出三倍以上。
譯p134-135:
人們不確定自己該做何表現或有何感受時,他們會觀察身邊的人。
這種現象稱作:社會證明(social proof),
研究顯示,我們觀察他人時,
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會受他人行為影響,揣摩、模仿他人的感受。
社會證明可用來顯示人們偏好的作為或恰當行為。
如玲:社會證明也可能存在盲從或欠缺思辨的附和。
譯p137:
文化是一種衍生來的系統
如玲:人會受生長的特定文化、風俗、習慣、信仰所影響。
如玲:人會透過群體來學習,哪些是合宜的舉止行為。
譯p138:
社會常規指的是被文化接受的行為。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synesthesia (共覺)
2012-1215(閱讀)
◎ 共覺(synesthesia) 是指一種感覺伴隨著另一種或多種感覺而生的情況,
例如聽覺伴隨著景象而生,另一種共覺是將字、形狀、數字或人名等事物
和感官如味道、顏色或口味等連在一起
◎ 共覺(synesthesia)的英文來自於兩個希臘字,其分別代表著「聯合」及「知覺」,
因此字義上共覺代表著「結合的知覺」。
◎ 共覺有如下特點
1. 不自主的:共覺人不會刻意去想他們的感覺,但共覺就發生了。
2. 實體投射的:當我們被要求想像一個顏色時,我們可能會用「心眼」
去看到這個顏色,共覺人並非藉由想像,而是真的看到顏色本身投射在實體之外。
3. 持久而普通的:聯覺的感知必須是每次都是一樣的
4. 難忘的:通常聯覺的第二衍生知覺會比第一感知來的好記
◎ 人的共覺反應是不由自主的感應,完全無須經過抽象的思考,或是語意的轉
換,因為這種感應對於有知覺的人是一輩子的。
◎ Cytowic 認為語言是位於最高層次、最抽象的認知系統,
相關參考資料: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syne_c.html
陳嘉暐.-無差別音效實驗室,負責人(2010.6~迄今)
.-英國愛丁堡大學聲音設計研究所 Msc in Sound Design
.-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及義守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聘教師
.-專長:聲音設計,互動媒材,電影音效,劇場表演,大眾傳播
http://didierwei.pixnet.net/blog/archives/200807
http://didierwei.pixnet.net/blog
摘自該網頁有個大衛先生為聲音設計師,歸納出含六個層次的聲音球
由內而外,
1. 我意識到的聲音 : 我聽到豆子般的大雨滴敲打著玻璃窗
2. 我自己的聲音 : 我死命奔跑著,急促的呼吸聲
3. 我製造的聲音 : 我拿起竹筷敲打著一只破碗,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
4. 我看到它發生的聲音 : 我看到也聽大推土機巨大的聲響
5. 我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 隔著一層樓,我清楚聽見昨晚樓上夫妻吵架
6. 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 草叢中有稀稀疏疏的聲音,不知道是有人躲在裡面或是地鼠逃竄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 (聲音的共覺隱喻)
2012-1215(閱讀)
的積極性(motivation),方向性(directionality)和普遍性(universality)。
◎ 關於聲音共覺得隱喻(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有三個層次,
感知(perception)、認知(cognition)、語言(language)
◎ 聲音共覺的隱喻有如下特徵:
Takada, M.(2006). Synesthetic metaphor: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language.
Ph.D.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2006, 291 Pages, AAT 3256531
台灣典藏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http://0-pqdd.sinica.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
◎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隱喻的表達)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
側重於概念隱喻理論和主要的隱喻理論的重大理論問題的積極性(motivation),方向性(directionality)和普遍性(universality)。
◎ 關於聲音共覺得隱喻(synesthetic metaphors of sound有三個層次,
感知(perception)、認知(cognition)、語言(language)
① humans share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hearing and vocalization
人類會透過聆聽和發聲來分享生物性的歷程
② culture determines which conceptual mappings are emphasized
within the universally available mappings
文化萃取的過程是強調可對應且較能為大眾所理解的概念
③ language restricts how concepts are overly represented
概念的呈現無可比免得受到語言的限制
其中語言用的擬聲詞(onomatopoeia),如:劈哩啪啦、嘰哩咕嚕、唏哩呼嚕
和傳達概念用譬喻詞(metaphor),如:一眨眼、轉瞬間、嘟著嘴、板著臉、
受到限制又有不同。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全球化
全球化的定義
企業界關注的全球化,往往指的是企業拓展或行銷於全世界
政治家所指的全球化,常常是指某政治勢力影響及於全世界
社會學家對於全球化的意涵則認為是社會文化價值的傳播與影響。
文化學家則認為,全球化更像是一種全球與在地間交融辯證的過程,在理論上,它應該是一種既平等、也無價值判斷的生活經驗與彼此學習。文化全球化的積極面告訴我們要認識自己,唯有在驗證己身的面貌為何後,方能在與其他在地交流時激盪出火花。
語言研究的觀點,英國文化協會預測,二○○○年全球約有十億人在學習英語。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將會增加一倍:全球將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學英語。應用語言學家格蘭多(David Graddol)預測,估計十年內,全世界將有一半人口、約三十億人能用英語溝通,英語將成為真正的「世界語」。加州大學教育學教授華邵爾指出:「全球通用語的出現,促成了全球化的發展;另方面,全球化的發展也鞏固了全球通用語的地位。」。
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指出,全世界有八成以上的電子化資料是英文,而且六六%的科學家習慣以英文來閱讀。英文成為網路世代吸收知識的關鍵能力,也讓愈來愈多政府開始警覺,英語能力,將會決定下一代擷取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中國的快速興起、經濟市場開放及國家競爭力轉強,帶動中文成為世界強勢語言之一。英國語言學巨擘大衛.葛拉多(David Graddol)在《科學月刊》中也以「英文的未來」一文預測,到二○五○年時,全世界最普遍的前三大語言將是中文、印度話及阿拉伯話。中文將躍升為全球僅次於英文的第二強勢語言。
許多東南亞的國際學校,把「三語教育」列為基本,每個學生都要學習英文、中文、和本本地語言。以往排華最烈的印尼,最近開辦漢語水平考試(HSK);壓制華文教育最力的馬來西亞也於一九九○年代初期解禁。
「全球中文瘋」,雖是建立在逐利中國市場的一項集體行為,但是對外國人來說,賺錢雖是學習中文的誘因,但中國豐厚的「文化資產」從歷史到文化散發的魅力,同樣是讓中文學習熱升溫擴張的推手。
學者們對於全球化這個名詞的定義如下:
英國經濟學者Giddens將全球化定義為:「對全球化社會關係的強化,即本地發生的事件將影響其他各地,形成當地的事件,反之亦然。」他並進一步指出,全球化就是有關我們都活在同一個世界中的想法(Giddens,1990:64)。
Waters(1995)認為全球化是一種社會歷程,在此歷程中,原先受制地理條件限制,所形成的社會和文化型態漸趨鬆散,而社會成員亦能洞悉此改變。
Beck(2000)指出全球化是指在跨國行動者及其權利、機會、取向、認同和網路的運作中,民族國家及其主權受到打壓及穿透的過程。
台灣學者吳明烈(2003)認為整體而言,全球化乃是一種意識;一種現象;一種行動;一種變革以及一種過程。
學者對於全球化多半持著一種複合的見解,認為全球化不僅是一種狀態、現象、過程,是一種相當複雜的互動現象,不是線性的過程,簡言之,全球化是全世界人類社會的萬事萬物互為影響且漸趨於一致的歷程。
參見:
翁湘玲。語言教育的全球化—英語全球化VS全球中文瘋
吳怡靜、何琦瑜(2007)。迎向全球化的英語力 趨勢篇。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英語力。
徐仁全、楊翊真、李喬琚、劉名揚、林宏文(2005)。全球中文熱 英語不再獨霸。今週刊,465。http://blog.pollster.com.tw/23254.htm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O'Neill (2002) A question of trust
2012-1027(閱讀)
我們為什麼不再信任 = A question of trust / by O'Neill, Onora; 黃孝如譯.-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2004.-ISBN:986-7458001
p19→ 信任要出於良好的判斷。我們需要社會和政治機構幫我們判斷。
p19→ 有些想讓機構或專家更值得信賴的新作法,
卻反而侵蝕我們辨別是否該付出信任的能力。
p19→ 我們宣揚各式各樣的人權,卻不問這些權利是否相容,是否做到相對的義務。
p19→ 我們用高度簡化的指標,不再透過廣泛的資訊蒐集與評估作為來衡量、判斷依據。
p67→ 康德(Immanuel Kant) :責任是權利和正義的基礎。
p74→ 促進責任的履行等於為人權和民主建立基礎,可讓社會信心產生良性循環。
p83→ 新的責任制度,所有績效受品質管制和品質保證的監督,
有十分精準的績效指標做為衡量,但舊的責任制度被邊緣化了。
為了達成目標管理失去特色、失去自由。
(台灣各大學為了評鑑,只要不能幫評鑑加分的人、事都遭到嚴重排擠,
甚至為了評鑑,妨礙正常工作)
p87→ 新的責任制度,已經造成原本任務的扭曲;更傷害專業的尊嚴。
(例如:警察可能為了提高破案率,先辦好破的案,難破的案就晾著)
p92→ 許多不相容的要求,鼓勵了妥協和逃避,破壞專業判斷和自主性。
p97→ 目前的新的責任制度,對於信心、信賴是傷害大於重建。
p97→ 我們必須建立聰明的負責制度,其作法
一:致力於好的管理,而別妄想全盤掌控,亦即讓組織有自我管理空間。
二:提供機構或專家既實際又具知識性的獨立判斷
三:對於表現佳的單位,放鬆稽核
p101→因為科技可輕易散播資訊,因此誤導、錯誤的資訊也能被快速散播,
因此"公開化" 和 "透明化" 可能對信任是不利的。
p103→理性的信任是,我們要了解資訊內容,更必須了解資訊來源、可查證。
我們為什麼不再信任 = A question of trust / by O'Neill, Onora; 黃孝如譯.-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2004.-ISBN:986-7458001
這是個欺騙的時代,習慣欺瞞的人與常被欺瞞的人,
都在高度不信任的氣氛中共同生活、繼續對話。
都在高度不信任的氣氛中共同生活、繼續對話。
O'Neill:民主是要負責任的(2002)
潘燊昌:信任是建立及經營人與人關係最重要的精神。
p19→ 有些想讓機構或專家更值得信賴的新作法,
卻反而侵蝕我們辨別是否該付出信任的能力。
p19→ 我們宣揚各式各樣的人權,卻不問這些權利是否相容,是否做到相對的義務。
p19→ 我們用高度簡化的指標,不再透過廣泛的資訊蒐集與評估作為來衡量、判斷依據。
p67→ 康德(Immanuel Kant) :責任是權利和正義的基礎。
p74→ 促進責任的履行等於為人權和民主建立基礎,可讓社會信心產生良性循環。
p83→ 新的責任制度,所有績效受品質管制和品質保證的監督,
有十分精準的績效指標做為衡量,但舊的責任制度被邊緣化了。
為了達成目標管理失去特色、失去自由。
(台灣各大學為了評鑑,只要不能幫評鑑加分的人、事都遭到嚴重排擠,
甚至為了評鑑,妨礙正常工作)
p87→ 新的責任制度,已經造成原本任務的扭曲;更傷害專業的尊嚴。
(例如:警察可能為了提高破案率,先辦好破的案,難破的案就晾著)
p92→ 許多不相容的要求,鼓勵了妥協和逃避,破壞專業判斷和自主性。
p97→ 目前的新的責任制度,對於信心、信賴是傷害大於重建。
p97→ 我們必須建立聰明的負責制度,其作法
一:致力於好的管理,而別妄想全盤掌控,亦即讓組織有自我管理空間。
二:提供機構或專家既實際又具知識性的獨立判斷
三:對於表現佳的單位,放鬆稽核
p101→因為科技可輕易散播資訊,因此誤導、錯誤的資訊也能被快速散播,
因此"公開化" 和 "透明化" 可能對信任是不利的。
p103→理性的信任是,我們要了解資訊內容,更必須了解資訊來源、可查證。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Masterson、Lewis等(2000)公正與社會交換理論
2012-1022(閱讀)
Masterson, S.S., Suzanne S., Lewis, K., Goldman, B.M., Taylor, M.S., (2000
Aug.), Integrating justice and social exchange: the differing effects of fair
procedures and treatment on work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4):738-748.- .-(臺灣師範大學電子期刊:1963-2012, 但校外無法載入PDF)
Masterson、Lewis等(2000)公正與社會交換理論
在組織正義的研究基礎上,從社會交換理論的觀點出發,
提出組織中的個體處在兩個交互關係中:
① 與直屬上司進行交互關係。
② 與隸屬組織進行交互關係。
◎ 互動公正→預測與管理者有關的後果(supervisor-referenced outcomes);
◎ 程序公正→預測與組織者有關的後果(organization-referenced
outcomes)。
Greenberg (1990, 1993) 互動公正
2012-1022(閱讀)
Greenberg, J., 1987, A taxonom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theor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1): 9-22. .-(臺灣師範大學電子期刊:1976-2012, 1987是影印製成電子檔)
Greenberg, J., 1990, Organizational justice: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Journal of Management 16(2): 399-432.-(臺灣師範大學電子期刊:1975-2012)
Greenberg, J., 1993b, The intellectual
adolescenc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You’ve come a long way, maybe.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6(1): 135-148. -(臺灣師範大學電子期刊:1987-1996, 1998-2012) <組織正義這門知識的青春期>
Greenberg (1990, 1993) 提出互動公正有二種:
① 人際公正(interpersonal
justice):
反應在執行程序或決定結果時,參與者之間的禮貌、考慮對方尊嚴、態度是否尊重。
② 資訊公正(informational
justice):
主要指是否给當事人傳遞應有的資訊,也就是提供當事人解釋、說明的訊息。
Bies & Moag(1986)互動公正
2012-1022(閱讀)
Bies R. & Moag, J.S.
Interactional justice: communication criteria of fairness, ed. By L.L. Lewicki,
B.H. Shappard, & B.H. Bazerman, Research on Negotiation in
Organizations, Vol. 1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1986, 43-55. -台灣大學圖書館總館:HD42 R47 v.1(條碼:1555316)
Bies & Moag(1986)提出互動公正(interactional justice)。
◎ 互動公正的定義:個人對組織在完成決策以前是否會被公平對待的知覺,
包含組織有無與成員相互溝通、參酌成員的意見或體恤成員的立場等。
◎ 主要關注執行程序時,人際處理(interpersonal treatment)方式的重要性。
◎ 研究認為參與個體在決定如何對權威形象(即上司)做反應時依靠人際和資訊公正知覺,
在決定如何對整個組織做反應時依靠程序公正知覺。
Leventhal(1980)程序公正理論
2012-1022(閱讀)
Leventhal等(1980)將程序公正的思想引入組織研究中,提出程序公正理論:
☆七個不同層面來考慮程序的構成要素(procedural elements)
① 選擇委託人(selection of agents):規範應由誰負責制定分配決策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who makes allocation decisions)。
② 設定基礎法則(setting ground rules):規範須達成的目標、評估標準及可能的獎勵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and evaluating potential rewards, and the behaviors necessary to attain them)。
③ 搜集資訊(gathering information):搜集與運用獲獎勵者資訊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obtain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reward recipients)。
④ 決策結構(decision structure):明確定義分配決策過程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f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llocative decision process)。
⑤ 申訴(appeals):針對不滿的決策尋求改善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seeking redress against unsatisfactory decisions)。
⑥ 預防措施(safeguards):確保決策權力核心不會濫用職權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ensuring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does not abuse its power)。
⑦ 改變機制(change mechanisms):授權改變分配作法的程序
(procedures enabling allocation practices to be altered)。
☆七個不同層面來考慮程序的構成要素(procedural elements)
① 選擇委託人(selection of agents):規範應由誰負責制定分配決策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who makes allocation decisions)。
② 設定基礎法則(setting ground rules):規範須達成的目標、評估標準及可能的獎勵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and evaluating potential rewards, and the behaviors necessary to attain them)。
③ 搜集資訊(gathering information):搜集與運用獲獎勵者資訊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obtain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reward recipients)。
④ 決策結構(decision structure):明確定義分配決策過程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def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llocative decision process)。
⑤ 申訴(appeals):針對不滿的決策尋求改善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seeking redress against unsatisfactory decisions)。
⑥ 預防措施(safeguards):確保決策權力核心不會濫用職權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ensuring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does not abuse its power)。
⑦ 改變機制(change mechanisms):授權改變分配作法的程序
(procedures enabling allocation practices to be altered)。
☆主要是程序公正的6個標準。
① 一致性規則(consistency
rule):
即分配程序對不同的參與者或在不同的時間應該維持一致性;
(allocation procedures should be consistent across persons and over time)
(allocation procedures should be consistent across persons and over time)
② 避免偏見規則(bias suppression rule):在分配過程中應該摒棄私利和偏見;
(personal self-interest in the allocation process should be prevented)
(personal self-interest in the allocation process should be prevented)
③ 準確性規則(accuracy
rule):即決策應該依據正確的訊息;
(decisions must be based on accurate information)
(decisions must be based on accurate information)
④ 可修正規則(correctability
rule):即決策應該有可修正的機會;
(opportunities must exist to enable decisions to be modified)
(opportunities must exist to enable decisions to be modified)
⑤ 代表性規則(representative
rule):即分配程序能代表反應所有相關參與者的權利;
(the allocation process must represent the concerns of all recipients)
(the allocation process must represent the concerns of all recipients)
⑥ 道德與倫理規則(moral and
ethical rule):
即分配程序必須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與倫理標準。
(allocations must be based on prevailing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see also
Folger, R., Greenberg, J. (1985): Procedural Justice: An Interpretive Analysis of Personnel Systems, in: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v.3 (141-183)(註:上列7要素和6原則出現在 page 146)
(allocations must be based on prevailing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see also
Folger, R., Greenberg, J. (1985): Procedural Justice: An Interpretive Analysis of Personnel Systems, in: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v.3 (141-183)(註:上列7要素和6原則出現在 page 146)
Thibaut & Walker(1978)程序正義理論
2012-1022(閱讀)
Thibaut, J. & Walker, L., (1978 May), A
Theory of Procedure, California Law Review, 66(3): 541-566.
重點: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kind of
disputes considered in the legal system and draws on the results of the authors’
empirical studies to develop a general theory of procedure for attaining the
objectives of “truth” and “justice” in situations of cognitive conflict,
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in “mixed” disputes.
Thibaut & Walker(1978)提出程序正義理論(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程序公正强調分配資源時使用的程序、程的公正性。
研究重點:
研究重點:
認知的衝突、利益的衝突、認知與利益的糾紛等
兩位學者研究發現:
◎ 當參與者得到了不理想的結果時,如果認為程序是公正的,也能接受該结果。
◎ 假如爭執者認為他們能控制做决策的過程
(如可以提出自己的證據、有機會陳述自己的意見),他們的公正感就會提高。
◎ 這種現象被稱為“公正過程效應” 或“發言權”(voice)效應。
Thibaut & Walker(1978)
◎ 強調參與的作用。
◎ 程序公正的指標:① 參與程序與否、 ② 參與程度、 ③ 對決策的影響力
Adams(1966)公平理論
2012-1022(閱讀)
Adams J.S., 1966,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ed. By L. Berkowit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67-299.
Adams(1966)提出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 主張:主張人們受激勵的動因來自人與人間的相互比較(social comparisons)。
◎ 比較的標準即投入與回報
◎ 比較的標的:1.他人、2.系統、3.自我等三類。
他人:係指同一組織中相似工作的人
系統:指組織的薪資政策、行政管理等
自我:自己所認為的投入與結果的比率
◎ 依據比較後的知覺結果,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尋求一個公平的平衡點,
讓自己的回報除以投入相當於他人的回報除以投入。
◎ 回報係指員工從工作得到的一切代價,
例如薪水、獎金、尊重和肯定等包含在五大需求層次的滿足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的主要論點為:
● 個人在交換關係中,付出代價以得到報償,前者為投入,後者則為結果;
● 個人會就其投入及結果之比值做社會比較,若與他人比值相當,則為公平,
● 公平,個人將感到滿足。
(結果A) / (投入A) = (結果B) / (投入B) ==> (公平)
● 若與他人比值不相等時,則個人將感到不公平,並導致不愉快的心理狀態,
● 感到不公平,會產生消除或減低不公平的動機,上述
● 上述動機強度與所認知不公平的程度成正比,
◎ 消除或減低不公平的動機,個人可能採取下列做法:
1. 改變本身的投入
2. 改變本身的結果
3. 改變對本身投入及結果之認知(例如:覺得自己太傻)
4. 離開造成不公平的情境 (可能放棄參與)
5. 實質上或認知上改變他人的投入及結果 (例如慫恿他人悖離原組織)
6. 改換比較對象 (例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1966年的研究設計遭受頗多批評
公平理論本身在觀念上亦受到質疑,主要質疑包括:
1. 只考慮到酬賞最終的分配結果,並未考慮分配的過程。
2. 過於強調公平規範(equity norm),
忽略常用的平等規範(equality norm)、需求規範(needs norm)
3. 公平理論未明確說明:
◎比較對象之選擇,◎投入/結果之界定及◎消除不公平方法之選擇等。
◎比較對象之選擇,◎投入/結果之界定及◎消除不公平方法之選擇等。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Behavior
2012-0524(閱讀)
Zhen Yue, Daqing He.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E-Discovery", 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 (TREC) 2009, from
http://trec.nist.gov/pubs/trec18/papers/pitt_sis.legal.pdf
摘要
◎ 2009年, 作者參與一個TREC法律追溯檢索的互動研究任務
◎作者,設計了一實驗,來調查研究一群檢索者透過
協作資訊行為(以下簡稱CIB)進行數位化資料蒐證
◎透過本研究,作者試圖提出一個模型來幫助我們理解,
協作資訊行為進行數位化資料蒐證過程。
● E-Discovery 在法律相關學域指的是電子儲存資料的蒐證相關的程序和原則
● e-Discovery 在資訊科學上可譯為電子化搜尋、數位資料搜尋
●「美國於2006年11月修法通過電子蒐證法(E-Discovery),即針對「電子儲存資訊」ESI(Electronically Stored Information)定義了法律認定的相關發現程序和原則,而其中數位化電子資源已被認定為日趨重要的蒐證資料」
2012-0529(計畫閱讀)
Shah, C. (2008). Toward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CIS). Retrieved June 20, 2008, from http://workshops.fxpal.com/jcdl2008/submissions/tmpE1.pdf
2012-0531(計畫閱讀)
Yue, Zhen, Daqing He. Exploring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E-discovery. In the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 workshop of the 2010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10.
http://www.mendeley.com/research/exploring-collaborative-information-behavior-context-case-study-ediscovery/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t 檢定 ( t test)
獨立 t 檢定的概念 (Independent t Test)
適用時機:
如果想要比較一組樣本的平均值和某一特定值間之差異 (one sample test),或是兩組樣本的平均值間是否存在差異 (two sample test),且其對應值是連續 (continuous),則使用獨立 t 檢定。
用法:檢測假說 (Hypothesis testing)
獨立 t 檢定主要在於比較兩組樣本間的平均值是否存在差異,可視為變異數分析 (ANOVA) 的特例 -- 兩組檢測。
one sample test: 檢測其樣本平均值與母群體平均值 (某特定數值) 是否不同。其虛無假設為 H0:Xmean = m
two sample test: 檢測兩組樣本平均值之差值 (某特定數值) 是否不同。其虛無假設為 H0:Xmean1 = Xmean2
前提假設
⊙ 相依變項 (dependent variable) 的本質必須是連續變數 (continuous variable),且是隨機樣本 (random sample),亦即是從母群體 (population) 中隨機抽樣而來。如果不是連續數,則必須採用無母數分析 (nonparametric test)。
⊙ 相依變項的母群體必須是常態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此可藉由 proc univariate 來檢測,參考「常態分佈」說明。若檢測結果不是常態分佈,則不可使用獨立 t 檢定,並須改為無母數分析。
⊙ 其樣本的量測皆為獨立事件 (independent event),亦即獨立變項 (independent variable) 只有一或兩組,且第一組的樣本和第二組的樣本不會相互影響。例如性別 (gender):如果樣本是男性一定不會影響樣本是女性的量測。
⊙ 如果不是獨立事件,則應該採用配對 t 檢定。
⊙ 兩組的樣本之變異數 (variance, s) 亦為常態分佈,且為常數 (constant)。如果不是,則其統計值 t 必須調整。
參見:
http://www.pt.ntu.edu.tw/hmchai/SAS/SAScontinuous/SASttest.htm
http://web.ydu.edu.tw/~jessica/rm/mysite/new_page_9.htm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比較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