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協作文獻探討-VIST model (Hertel, 2002)
Hertel, G.(2002). Management virtueller teams auf der basis sozialpsychologischer modelle [management of virtual teams based on social psychology models]. In Witte, E. H. (ed.) Sozialpsychologie Wirtschaftlicher Prozesse. Pabst Publishers, Lengerich, Germany, pp. 179-202.
Hertel, G., Deter, C. & Konradt, U.. (Oct, 2003). Motivation gains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3, 2080-2105
VIST model(Hertel, 2002), individuals' motivation to work in a virtual team is termined by four main components: valence, instrumentality , self-efficacy, and trust.
Valence(價值) is defined a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team goals(團隊目標的主觀評價) similar to the valence part of collective motives in the EKM.
Instrumentality(媒介) is defined as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r indispensability of one's own contribution for the group outcome.該組的結果能彰顯自己貢獻的重要性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 describes the perceived contingency that one's own high effort leads to high performance.自己的努力有機會展現高效能。
Trust is defined as the expectancy of team member that their efforts will be reciprocated and not exploited by other team members(interpersonal trust), and that the elecyronic support system works reliably (trust in the system).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Hacker文化1999-2000文獻探討
Raymond(1999). 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Retrieved from:http://www.catb.org/esr/writings/homesteading/hacker-history/ar01s02.html
Raymond(2000) Revenge of the Hack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tb.org/esr/writings/homesteading/hacker-revenge/index.html
2013-0122閱讀重點摘錄
Eric S. Raymond 自許為Hacker文化歷史家、Hacker人種學者
The Early Hackers
Hacker文化具作者所悉,是起源於1961,那年MIT發展PDP-1.
MIT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電腦文化,第一次採用了 "Hacker"這個詞。
ARPAnet 是第一個貫穿美國陸地(transcontinental)、高速的電腦網路,由美國國防部以數位通訊實驗所建造的,它將數百個大學、實驗室和國防部透過網路連結起來。自此,研究人員不受時空限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unprecedented speed)、更具彈性地進行訊息交流(exchange information),APRAnet也讓美國的Hacker串聯,他們開始發展Hacker文化,儼然成為一個網路部落(a networked tribe)。他們開始有同行俚語(slang lists)、諷刺詩集(satires)、討論Hacker自我意識的倫理(self-conscious discussions of the hacker ethic)、甚至還在1983年出版了"The Hacker's Dictionary".
All were thriving center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AI research. All attracted bright people who contributed great things to the hacker culture, on both the technical and folkloric levels.
由於電腦科學 和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Hacker文化吸引了許多聰明的人加入,並提升技術及風俗水準,成就許多偉大的事。
趙政岷(1998)。網路合作關係之決定因素探討-以台灣出版業為例
Retrieval from: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87NCU00007011%22.&searchmode=basic
2013-0122 閱讀重點整理
網路(Network)是一種連結關係,
網路合作決定因素交易成本、效率導向、資源導向及競爭導向
1999年,台灣廢止出版法,出版不需審查,出版一本書只要30萬以下的費用, 出版業的進入門檻低, 競爭激烈,獲利普遍不佳。
出版業界近幾年嘗試改變,發展大抵朝向三個方向:
1.拆解出版生產流程,改採外包合作模式,以降低成本。
2.向上整合。透過合作模式取得出版來源,如授權或合作出版。
3.公司間結合。透過合作關係,將數家出版社組合成一出版集團,以取得規模利益。
網路關係,學者Johanson & Mattson於1984年將其歸納出五點特質:
1.網路是一種彼此依賴的關係。
2.這種關係隱含專業分工的現象,而其協調是透過網路上的互動行為。
3.其互動包括交換及適應二部份。
4.交換的功能則在於取得企業外部資源、銷售產品與服務、促進知識技術;而適應的目的則在解決網路中所存在的利益不一致,並隱含著新生網路關係的發展契機。
5.網路中同時存在互補與競爭關係。
1979年學者Tichy, Tushman & Fombrun則更清楚的說明了網路互動的三個層次 :
交易內容:網路間流動的資源。
連結強度:網路關係的持久性。
結構特性:外顯的結構特徵包括:規模、密度、集群、穩定性、集中度等。
網路交易內容
1.技術 2.時間 3.知識 4.社會 5.經濟 6.法律
Penning (1981)則提出組織間進行交換的三個動機(合作的決定因素)分別是
效率導向:即分擔成本與風險。
競爭導向:即組織用以強化現有競爭地位。
資源導向:包括掌握稀有資源、擴大己有資源及資源互補。
Burgers,Hill & King(1993)則認為藉由競爭者之間的彼此合作,可以降低環境的不確定性。
網路合作關係之決定因素
合作原則
1.效率導向:降低風險、追求規模經濟、節省開發成本、提高彈性、加速學習
2.競爭導向:影響競爭局面、影響競爭結構、快速成長、進入新市場
3.資源導向:取得特殊資源、擴大已有資源、資源交換互補、外部資源內部化
網路社群協作者動機 - 2002文獻分析 -2
Lerner, J. & Tirole, J.(2002). Some simple economics of F/OS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50 (2):197-234.(師大E-Journal)(如玲典藏全文)
2013-0121 閱讀節錄重點:
The article used economic theory to shed light on the three key questions:
1. Why do people participate?
2. Why are there open source projects in the first place?
3. How do comercial vendors ract to the open source movement?
p213
The programmer compares how enjoyable the mission set by the employer and the open source alternative are. A "cool" open source project may be more fun than a routine task.
動機之一: 樂趣
p213
The career concern incentive refers to future job offers, shares in commercial open source-based companies.
考量職業生涯、未來可能有與開放原始碼軟體相關的公司提供工作機會
動機之二: 生涯考量
p213
The ego gratification(自我滿足) incentive(激勵) stems from a desire for peer recognition.
源於同行的認可,渴望自我滿足激勵。
動機之三: 同儕賞識
p214
The programmer mainly preoccupied by peer recognition may shun fure monetary rewards, and may also want to signal her talent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audience than those motivated by career concerns.
程式設計師主要想獲得同行的賞識,避開未來可能的金錢獎勵,也可能希望給她的天賦被不同的人發現,勝過對職業生涯的關注。
動機之四: 彰顯才能
p214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策略性的互補,拋磚引玉。
動機之五: 拋磚引玉
p220
The success of an open source project is dependent on the ability to break the project into distinct components. Without an ability to parcel out work in different areas to programming teams who need littl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the effort is likely to be unmanageable.
一個OSS計畫的成功是仰賴於計畫拆解能力,就是把任務分解成不同的元件。參與者極少彼此接觸,或求助於團隊其他成員,因此別把一個任務以包裹方式委託參與者,因為各自的貢獻是難以管理(這意味著,各個任務元件具獨立性、自主性)
Another imporant determinant of project success appears to be the nature of its leadership.
計畫成功的另一個重要決定關鍵是領導風格
成功關鍵之二: 領導能力與風格
p221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open source projects are quite different. Such as Linux, there is an undisputed leader(無爭議性的領導者). Such as Apache, a committee will resolve the disputes by voting or a consensus process(由一個委員會以投票或形成共識的過程).
關於計劃內的領導管理是必要且重要的,他們必須提供其他參與者建議,
The recommendations(建議) include the initial vision (agenda for work, milestones). Leaders 必須本身參與貢獻,並具備貢獻能力與完備的經驗
成功的領導是建立在參與者對領導人的信任上。而領導者有宏觀、開放的胸襟才能獲得參與者的信任。
Trust in the leadership is also key to the prevention of forking.
對領導的信任是避免意見分歧的關鍵。
2013-0121 閱讀節錄重點:
The article used economic theory to shed light on the three key questions:
1. Why do people participate?
2. Why are there open source projects in the first place?
3. How do comercial vendors ract to the open source movement?
p213
The programmer compares how enjoyable the mission set by the employer and the open source alternative are. A "cool" open source project may be more fun than a routine task.
動機之一: 樂趣
p213
The career concern incentive refers to future job offers, shares in commercial open source-based companies.
考量職業生涯、未來可能有與開放原始碼軟體相關的公司提供工作機會
動機之二: 生涯考量
p213
The ego gratification(自我滿足) incentive(激勵) stems from a desire for peer recognition.
源於同行的認可,渴望自我滿足激勵。
動機之三: 同儕賞識
p214
The programmer mainly preoccupied by peer recognition may shun fure monetary rewards, and may also want to signal her talent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audience than those motivated by career concerns.
程式設計師主要想獲得同行的賞識,避開未來可能的金錢獎勵,也可能希望給她的天賦被不同的人發現,勝過對職業生涯的關注。
動機之四: 彰顯才能
p214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策略性的互補,拋磚引玉。
動機之五: 拋磚引玉
p220
The success of an open source project is dependent on the ability to break the project into distinct components. Without an ability to parcel out work in different areas to programming teams who need littl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the effort is likely to be unmanageable.
一個OSS計畫的成功是仰賴於計畫拆解能力,就是把任務分解成不同的元件。參與者極少彼此接觸,或求助於團隊其他成員,因此別把一個任務以包裹方式委託參與者,因為各自的貢獻是難以管理(這意味著,各個任務元件具獨立性、自主性)
成功關鍵之一: 任務拆解能力
p221Another imporant determinant of project success appears to be the nature of its leadership.
計畫成功的另一個重要決定關鍵是領導風格
成功關鍵之二: 領導能力與風格
p221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open source projects are quite different. Such as Linux, there is an undisputed leader(無爭議性的領導者). Such as Apache, a committee will resolve the disputes by voting or a consensus process(由一個委員會以投票或形成共識的過程).
關於計劃內的領導管理是必要且重要的,他們必須提供其他參與者建議,
The recommendations(建議) include the initial vision (agenda for work, milestones). Leaders 必須本身參與貢獻,並具備貢獻能力與完備的經驗
成功的領導是建立在參與者對領導人的信任上。而領導者有宏觀、開放的胸襟才能獲得參與者的信任。
Trust in the leadership is also key to the prevention of forking.
對領導的信任是避免意見分歧的關鍵。
分享的動機-文獻分析書目
Franke, N. & von Hippel,
E.(2003). Satisfying heterogeneous user needs via innovation toolkis: the case
of Apache security software. Research
Policy, 32 (7):1199-1215. (如玲典藏全文)
Gelernter, D. (1998)。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白方平譯)。
台北市,天下遠見。
[Gelernter, D. (1998). Machine Beauty. New York: Basic Books
Ghosh, R. A. (1998). Cooking pot
markets: an economic model for the trade in free goods and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First Monday, 3 (3-2) 檢索自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580/501(如玲典藏全文)
該刊為Open Access Journals
You're not giving away something for nothing. 人不放棄不勞而獲
Lerner, J. &
Tirole, J.(2002). Some simple economics of F/OS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50 (2):197-234.(師大E-Journal)(如玲典藏全文)
Weizenbaum, J. (1976). 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from judgment to calculation. San Francisco : W. H. Freeman.(師大英語系 001.64 W439 可外借)
台大總圖4F科技資料區QA76 W44
免費軟體的動能 - 1999文獻分析 -1
Stallman, R. (1999). The GNU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free software movement. In DiBona, C., Ockman, S., Stone, M. eds. F/OSSs: Voices from the F/OSS Revolution. Sebastopol, CA. O'Reilly & Associates.
Retrieved from:
http://oreilly.com/catalog/opensources/book/stallman.html
The free software philosophy rejects a specific widespread business practice, but it is not against business. When businesses respect the users' freedom, we wish them success.
免費軟體的哲理是拒絕已經廣為流傳的商業運作方式,但並非對抗。若商業尊重用戶的自由,我們祝福他成功。
(我們可以販售自由軟體的相關服務,例如教學等)
Teaching new users about freedom became more difficult in 1998, when a part of the community decided to stop using the term "free software" and say "open-source software" instead.
Some who favored this term aimed to avoid the confusion of "free" with "gratis(免費)"--a valid goal(有效的目標). Others, however, aimed to set aside the spirit of principle that had motivated the free software movement and the GNU project, and to appeal(呼籲
) instead to executives and business users, many of whom hold an ideology(意識形態) that places profit above freedom, above community, above principle. Thus, the rhetoric(修辭) of "Open Source"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to make high quality, powerful software, but shuns(避開) the ideas of freedom, community, and principle.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網路社群協作者動機 - 2000文獻分析 -1
Wasko, M. M. & Faraj, S.(2000). "It is what one does": why people participate and help others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9 (2-3):155-173
(如玲典藏全文)
2013-0121閱讀重點摘述:
p.155
Knowledge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organizational growth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especially for organizations competing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 (Miller and Shamsie, 1996; Penrose, 1959; Winter, 1987)
如玲譯:
知識早已被認為是組織發展和保持競爭優勢的寶貴資源,尤其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組織間彼此的競爭。
p.155
Recently, proponents of a knowledge-base view of the firm have argued that knoledge is the firm's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because it represents intangible assets, operational routines and creative processes that are hard to imitate(Grant, 1996a; Libeskind, 1996; Spender, 1996).
如玲譯:
近來,支持公司以知識為基礎的人認為,頗有知識基礎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因為它代表了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消長,作業流程和創作過程,是難以模仿.
p.156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form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KMS), have been proposed as effective tools to support knowledge sharing.
如玲譯:
資訊與通訊技術,在知識管理系統的形式,已被視為是支持知識分享有效率的工具。
p.156
Alavi and Leidner(1999, p1) define KMS as "information systems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facilitate the sharing and entegration of knowledge.
如玲譯:
Alavi等(1999)對知識管理系統定義如下:特別為建立知識分享與整合而設計的資訊系統
p.158
以不同文獻探討knowledged 的定義的三種不同基礎
一、Knowledge as object : Justified true belief
二、Knowledge embedded in people: That which is known
三、Knowledge embedded in community: The social practic of knowing
P161
Different norms govern(治理) people's behavior in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spheres(領域) of activity and appropriate behavior varies according the context
and the nature of the goods(貨物性質) being
exchange(Fukuyama, 1995)
如玲譯:
人類根據不同情境和貨物性質在經濟與非經濟領域,其活動與適當的行為改變,分別由不同的規範來制約。
P161
Knowledge exchange is viewed as a n
economic or non-economic exchange is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depends upon
individual perception(個人見解) and contextual factor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incentives(獎勵、誘因)(Pillutla
and Chen, 1999).
如玲譯:
經濟與非經濟的知識交流是一種社會結構,依據個人見解和組織結構、誘因而定。
p.171
Base on the advantages of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 that connect groups of people, we propose that organization should also consider developing electron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manage knowledge as a public good.
如玲譯:
利基於連結人類社群的協作技術,我們認為組織機構應以公益(public good)的形式,發展出實踐、管理知識的社群。
p.171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uccessful communities have members that act out of community interest rather than self-interest, and that self-interest denigrates the value of the community.
如玲譯: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成功的社群其成員總是著力於社群利益甚於自身利益,並且個人利益會牴觸社群價值。
p.171
We find that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s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engage in intellectual exchange with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d do not use the technology to make friends or socialize.
如玲譯:
網路社群的參與者強烈渴望透過社群運作,達到知識交流(intellectual exchange),並非為了交友、社交。
參考書目:
Alavi, M. and Leidner, D.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ssues,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2): (師大查Communicaitons of AIS,只有2003-)(如玲典藏全文)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網路規範 (cybernorms)
參考書目:
① Lessig, Lawrence (1999).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ew York : Basic Books.
.-師大總館5F,303.4833 L566
② 劉靜怡譯(2002)。網路自由與法律.-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發行, 2002[民91]。
譯自: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師大公館分館,361.48/601
③ Lessig, L. (2008). Free culture : 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lock down culture and control creativity. Retrieved from:http://www.free-culture.cc/freeculture.pdf
④ 劉靜怡譯 (2008)。誰綁架了文化創意,一場數位時代的財產戰爭:打造知識共享的自由文化.-臺北市 : 早安財經文化, 2008.03 。譯自:Free culture : 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lock down culture and control creativity.-師大總館5F,357.7/601.1
網路規範 (cybernorms)
分為技術規範、使用規範、社會規範
網路技術規範
制定網路技術標準規範的國際性單位
① 國際網路工程研究團隊(IET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匯集網路設計師、網路廠商、研究人員,工同研發改進網路的工程架構,
以及建立一個平穩的網路環境。
② 全球資訊網組織(W3C: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致力開發全球資訊網相關技術,創造更符合網路使用者需求的資訊環境。
網路使用規範
日常中使用的網路系統制定的使用規則
TANet 臺灣學術網路 (Taiwan Academic Network)
由教育部邀集相關人士成立TANet制定「台灣學術網路使用規範」
網路社會規範
即網路使用者的行為的社會標準。
(cybernorms as social standards of obligatory user behavior in cyberspace)
規範是界定個體在社會中合理合法的期望與規則,網路世界既然是人的社會,
自然就需要規範存在。
約制網路使用者的力量:
① 法律(law) : 現實社會的實證法律,對親愛法律權的行為,採事後制裁。
台灣法律裡,與電腦犯罪相關的有
刑法第15章:偽造文書印文罪
刑法第16章之1:妨害風化罪(散播猥褻圖畫)
刑法第27章:妨害名譽及信用罪(誹謗)
刑法第28章:妨害秘密罪
刑法第34章:贓物罪
刑法第35章:毀棄損壞罪
刑法第36章:妨害電腦使用罪
特別法之 "著作權法"
特別法之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特別法之 "公平交易法妨害營業信譽罪"
特別法之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② 規範(norm):
網路社群規範自訂的規則,用來指引、約束使用者的行為,
多數網路使用者認同的習慣規則(customary rules)
和網路禮儀(netiquette)
非國家透過組織化或中央集權化的行為,
加諸在網路使用者上的限制措施,
而是社群成員之間,加諸在彼此的行為規範。
③ 程式碼(code)
類似網路架構(如:TCP/IP),管制網路使用者的行為。
程式碼決定了使用者在網路上能夠和誰溝通、溝通方式(發言權、獲取資訊權限)
修改電腦軟體程式碼,可達到預期的理想規範效果。
④ 市場(market)
商業機制、價格。
上述四種力量都能制約網路使用者的行為,彼此依存,具體的法律可彌補網路
社會規範的不足及抽象部分。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理性行動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書目: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或譯作「理性行為理論」是由 Fishbein 和 Ajzen 於1967年所提出
預測個人行為態度意向之理論。其理論基礎係源自社會心理學,
綜觀態度、意向及行為三者間依存關係。
其間經由不斷發展、驗證後,1980年提出主觀性規範,建構出四者間完整的架構。
此理論認為行為意向(或意圖)會受到「態度」及「主觀性規範」所影響。
而個人行為最直接影響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向,
'8 至於其它可能造成行為影響的因素,皆是透過行為意向間接影響行為。
因此,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正向,則行為意向愈高;
反之,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負向,則行為意向愈低。
另一方面,主觀性規範涉及社會習俗、他人意見或壓力等相關因素,
相對的也就影響了行為意向。此外,直接經驗與態度同時存在時,
也會直接影響態度與行為之間的張力。
所以,個人的態度透過對事物或狀況所反應的行為,將會形成個人經驗。
理性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 Fishbein, 2004; Ajzen & Fishbein, 1980)。這理論指出,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可以從他對該行為的評估信念而得知。
實際上採取某項行為的意圖乃個人對該行為的態度加上其對該行為的主觀規範的共同結果。
由此理論衍生出來的期望價值模型(the expectancy-value model)提供了詳盡的解釋。
此模型關注的是信念達成(belief accessibility)這個概念,
意思是對某事物或行為的態度乃由對該事物或行為的
可達成的信念所決定(Ajzen & Fishbein, 2004)。
若人們認為某事物或行為越具有良好的屬性和越能導致良好的結果的話,
則他們越會正面地對之進行評價。
其他一些相關的理論雖然在態度內容和態度對行為的影響力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Barge, Chen & Burrows, 1996; Fazio, 1990),
但是其基本要義都是跟隨上述理性行為理論的結構而來。
與上述觀點相一致的、較為廣泛地被接受的看法是:
個體具有一種天生的動力從事實中形成某種評價,
而且一旦這種主觀的評價得以形成,
對行為產生影響的客觀事實便變得毫不相關。
例如,根據受害者與人口的比例,感染“非典”的機率是很容易計算出來的。
然而,即使感染“非典”的機率很小,人們依然感到恐懼,
因為他們心理上評估的是結果,而不是客觀的機率。
由於信念和態度的形成、發展或者衰減,既不是完全由個人自主地進行,
也不是全然受到外力的干擾的結果,
因此在態度和社會情景之間的「中間地帶」
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探索領域(Elser & Stroebe, 1972)。
要闡明這個中間地帶,我們必須依賴實在的或是潛在的理性思考
以及非理性/情緒性的元素。
在理性行為論中,行為改變必是先改變一個人的信念,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應該出現此行為,此行為就會產生。
而信念代表一個人對其行為的意志控制力,也就是說
行為的產生是由一個人經過邏輯思考的信念產生之後,
選擇了要或不要或其他的決定之後才去採取的行為。
(如玲:除了反射動作,人的行為是經過思考、決策後的結果)
這理論假設他並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就是支持的想法就能夠代表一個人的行為。
如果依照理性行為論的角度而言,
學生的行為意向越高,行為的實施機率也就越高。
(如玲:行為意向強度與行動力成正相關)
備註:1975年書中有幾個圖令我印象深刻,
Fig. 9.1 Chain of effects involved in an influence attempt. 對於information items 影響(influence) belief 有個步驟圖解。
Fig. 9.5 Processes intervening (干預) between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primary beliefs(主要信仰)
Fig. 11.1 Yale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勸說, 說服, 信念). (Based on Janis and Hovland, 1959.)
這個圖呈現個別變相(independent variables) 產生內部調解過程(internal mediating processes)到可觀察的溝通影響(observable communication effects)
Fig. 11.10 Effects(影響) of supportive beliefs(支持信念) on change in a target belief(目標信念)
- 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本書以Out of Print,檢索自:http://people.umass.edu/aizen/f&a1975.html)
-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師大總圖5F:301.1 Aj98)
-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2, 179-211.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或譯作「理性行為理論」是由 Fishbein 和 Ajzen 於1967年所提出
預測個人行為態度意向之理論。其理論基礎係源自社會心理學,
綜觀態度、意向及行為三者間依存關係。
其間經由不斷發展、驗證後,1980年提出主觀性規範,建構出四者間完整的架構。
此理論認為行為意向(或意圖)會受到「態度」及「主觀性規範」所影響。
而個人行為最直接影響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向,
'8 至於其它可能造成行為影響的因素,皆是透過行為意向間接影響行為。
因此,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正向,則行為意向愈高;
反之,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負向,則行為意向愈低。
另一方面,主觀性規範涉及社會習俗、他人意見或壓力等相關因素,
相對的也就影響了行為意向。此外,直接經驗與態度同時存在時,
也會直接影響態度與行為之間的張力。
所以,個人的態度透過對事物或狀況所反應的行為,將會形成個人經驗。
理性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 Fishbein, 2004; Ajzen & Fishbein, 1980)。這理論指出,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可以從他對該行為的評估信念而得知。
實際上採取某項行為的意圖乃個人對該行為的態度加上其對該行為的主觀規範的共同結果。
由此理論衍生出來的期望價值模型(the expectancy-value model)提供了詳盡的解釋。
此模型關注的是信念達成(belief accessibility)這個概念,
意思是對某事物或行為的態度乃由對該事物或行為的
可達成的信念所決定(Ajzen & Fishbein, 2004)。
若人們認為某事物或行為越具有良好的屬性和越能導致良好的結果的話,
則他們越會正面地對之進行評價。
其他一些相關的理論雖然在態度內容和態度對行為的影響力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Barge, Chen & Burrows, 1996; Fazio, 1990),
但是其基本要義都是跟隨上述理性行為理論的結構而來。
與上述觀點相一致的、較為廣泛地被接受的看法是:
個體具有一種天生的動力從事實中形成某種評價,
而且一旦這種主觀的評價得以形成,
對行為產生影響的客觀事實便變得毫不相關。
例如,根據受害者與人口的比例,感染“非典”的機率是很容易計算出來的。
然而,即使感染“非典”的機率很小,人們依然感到恐懼,
因為他們心理上評估的是結果,而不是客觀的機率。
由於信念和態度的形成、發展或者衰減,既不是完全由個人自主地進行,
也不是全然受到外力的干擾的結果,
因此在態度和社會情景之間的「中間地帶」
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探索領域(Elser & Stroebe, 1972)。
要闡明這個中間地帶,我們必須依賴實在的或是潛在的理性思考
以及非理性/情緒性的元素。
在理性行為論中,行為改變必是先改變一個人的信念,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應該出現此行為,此行為就會產生。
而信念代表一個人對其行為的意志控制力,也就是說
行為的產生是由一個人經過邏輯思考的信念產生之後,
選擇了要或不要或其他的決定之後才去採取的行為。
(如玲:除了反射動作,人的行為是經過思考、決策後的結果)
這理論假設他並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就是支持的想法就能夠代表一個人的行為。
如果依照理性行為論的角度而言,
學生的行為意向越高,行為的實施機率也就越高。
(如玲:行為意向強度與行動力成正相關)
備註:1975年書中有幾個圖令我印象深刻,
Fig. 9.1 Chain of effects involved in an influence attempt. 對於information items 影響(influence) belief 有個步驟圖解。
Fig. 9.5 Processes intervening (干預) between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primary beliefs(主要信仰)
Fig. 11.1 Yale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勸說, 說服, 信念). (Based on Janis and Hovland, 1959.)
這個圖呈現個別變相(independent variables) 產生內部調解過程(internal mediating processes)到可觀察的溝通影響(observable communication effects)
Fig. 11.10 Effects(影響) of supportive beliefs(支持信念) on change in a target belief(目標信念)
Expectancy-Valence Theory(EVT) 預期價值論
佛羅姆(Victor Vroom),是美國行為學派管理學者,
其所提出的近代激勵理論,或稱佛羅姆理論、期望值理論
又叫做「預期價值論」(Expectancy-Valence Theory),
主旨在說明個人被激勵的程度,端視個人於完成某一目標後,
所自覺的報償而定。以公式簡示如下:
激勵=Σ期望價 × 期望
佛羅姆理論係由三個重要觀念所構成,
依次為媒介(Instrumentality)、期望價(Valence),及期望(Expectancy)等。
所謂媒介,是個人對一級結果與二級結果之間所覺察的關係。
舉例:老師希望學生甲能夠用功讀書,這是一級結果(First-level Outcome);
甲生用功的程度,則在於甲生是否確認用功讀書必然會獲致優良的成績,
這優良的成績就是二級結果(Second-level Outcome)。
因此,一級結果是導致二級結果的原因,
二級結果則是由一級結果所產生的效果。
所謂期望值,是指個人對各級結果的偏好程度。
如果甲生熱切希望獲得好成績,他的期望價為正數;.
如果他對成績好壤並不介意,其期望價為零;
如果他根本不希望獲得好成績,則其期望價將為負數。
參見
中華百科全書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305&htm=03-609-1845%A6%F2%C3%B9%A9i%B2z%BD%D7.htm
其所提出的近代激勵理論,或稱佛羅姆理論、期望值理論
又叫做「預期價值論」(Expectancy-Valence Theory),
主旨在說明個人被激勵的程度,端視個人於完成某一目標後,
所自覺的報償而定。以公式簡示如下:
激勵=Σ期望價 × 期望
佛羅姆理論係由三個重要觀念所構成,
依次為媒介(Instrumentality)、期望價(Valence),及期望(Expectancy)等。
所謂媒介,是個人對一級結果與二級結果之間所覺察的關係。
舉例:老師希望學生甲能夠用功讀書,這是一級結果(First-level Outcome);
甲生用功的程度,則在於甲生是否確認用功讀書必然會獲致優良的成績,
這優良的成績就是二級結果(Second-level Outcome)。
因此,一級結果是導致二級結果的原因,
二級結果則是由一級結果所產生的效果。
所謂期望值,是指個人對各級結果的偏好程度。
如果甲生熱切希望獲得好成績,他的期望價為正數;.
如果他對成績好壤並不介意,其期望價為零;
如果他根本不希望獲得好成績,則其期望價將為負數。
參見
中華百科全書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305&htm=03-609-1845%A6%F2%C3%B9%A9i%B2z%BD%D7.htm
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參閱:
黃聆寧(2009)。以網路為中心建構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以網路為中心建構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Web2.0強調的就是合作與社群等集體協作的概念。
開放原始碼計畫、線上社群等新勢力的崛起,廣泛結合了企業外部的創意與人才,
透過網路架構促成超越疆界的合作,使得以網絡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成為時勢所趨,
群眾智慧創新網站之創新可分為這四種類型,進而能透過此模型來分析群眾外包、
群眾智慧創新網站的經營模式
群眾智慧網站的經營模式具有以下特性:
(一)使用者的角色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透過群眾合作能找出新的利基點、
(二)在創新過程中,大公司經常扮演仲介者角色,讓使用者進行創新內容產出、
(三)根據社群互動關係、創新產出內容、獲利基礎建構一創新模式
參閱:
黃聆寧(2009)。以網路為中心建構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以網路為中心建構群眾智慧創新模式
Web2.0強調的就是合作與社群等集體協作的概念。
開放原始碼計畫、線上社群等新勢力的崛起,廣泛結合了企業外部的創意與人才,
透過網路架構促成超越疆界的合作,使得以網絡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成為時勢所趨,
群眾智慧創新網站之創新可分為這四種類型,進而能透過此模型來分析群眾外包、
群眾智慧創新網站的經營模式
群眾智慧網站的經營模式具有以下特性:
(一)使用者的角色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透過群眾合作能找出新的利基點、
(二)在創新過程中,大公司經常扮演仲介者角色,讓使用者進行創新內容產出、
(三)根據社群互動關係、創新產出內容、獲利基礎建構一創新模式
開源軟體 ← 持續參與研究
書目:
本研究已計畫行為理論(TPB:Theory of Plan Behavior)為基礎,
結合動機理論和工作滿意理論,
以參與滿意度作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對持續參與意願影響的中介變量。
探討內部及外部動機對參與滿意度和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
以及參與滿意度、主觀規範和感知行為控制對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
結論:
1. 開源軟體開發動機的外部動機因素:知識交流、事業進步和
內部動機因素:樂趣、社區身分顯著正向影響參與滿意度
而外部動機因素--使用需求對參與滿意度影響不顯著。
並且內部動機因素對參與滿意度的影響較外部動機更強。
內部動機 > 外部動機
2. 開源軟體開發人員的使用需要、知識交流、社區身分和
感知行為控制對持續參與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
事業進步、樂趣、主觀規範對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不顯著。
3. 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的參與滿意度對前持續參與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
開源開發模式與傳統的開發模式最顯著區別在:
1. 非營利性
2. 志願參與性
開源組織鼓勵知識的共享而不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參與者沒有從中獲得直接的物質利益。
Lerner & Tirole(2002)文中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有才能的開發人員願意無償
的創造、維護和支持一個共共物品 ?
Stallman(2001) 認為自由軟體的意識形態是開源軟體發展的原動力。
Franke & von Hippel(2003)、Kuan(2001) 認為是使用需求
Hann et al.(2002)、Lerner & Tirole(2002) 認為是事業發展、學習、聲譽
Raymond (1999) 認為是社區的聲譽和地位
Hertel et al.(2003) 認為是關係、身分
Gelernter(1998)、Ghosh(1998)、Weizenbaum(1976) 認為是享受和創造
Shah(2006) 透過對兩種不同的管理結構的軟體社群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對於
軟體相關的優化需求是開發人員初次參與的主要需求。
但大部分參與者在他們滿足之後就離開社群。
小部分的人仍然繼續參與其中,他將這一群人稱為嗜好者(hobbyists)。
這群嗜好者對於開源軟體的長期開發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但,Shah對於這兩群人的研究只停留在定性階段。
然而,Shah提出的初級參與者和嗜好者的概念對於
進一步研究開源軟見開發人員的持續參與動機具有非常重的意義。
Wu, Gerlach & Young (2007)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維持
是依靠開發人員持續不斷的貢獻意願。
Davenport & Prusak(1993)認為專家技能的常見組合,
知識是指結構性經驗、價值觀念、關聯資訊和
未評估和吸收新的經驗和資訊提供了一種架構。
按照知識的可編碼化的程度將知識分為隱性和顯性,
是知識管理領域公認的分類標準。
Polany(1966) 最早提出
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的概念。
其中隱性知識包括:技巧、個人獨特體驗無法言喻的部分
隱性知識很難交流,植基於特定情境行為中。
Nonaka(1994) 隱性知識的獲取是一個連續的認知過程。
Hendriks(1999)說知識交流具備兩個主體:
1. 知識提供者:也就是知識擁有者,
必須願意以演示、著作、闡述等行為來提供知識,
這是一種知識的外化過程。
2. 知識需求者:也就是學習者或接受知識的人,
必須能夠以模仿、傾聽、閱讀等方式來認知、理解知識,
透過內化過程將知識轉為己有,
進一步可以產生更多或更新的知識。
有供應者和需求者,交流才會發生。
Ghosh等 (2002)在針對自由開源軟體的一項調查研究中發現,
67.2%的反饋者選擇了共享知識技能作為留在開源社群的原因之一。
Wasko & Faraj(2000)認為,個體在網路上分享知識時,
會藉由展現本身的利他行為而獲得滿足。
Rossi (2006) 開源軟體開發過程的特性使參與者較私有軟體開發環境
更適合讓個人發揮出創造力。
享受到編碼的樂趣和品嘗到成功之後的滿足和成就感。
這包含自由性,可自由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項目進行參與,擁有自主性。
Rossi (2006) 社群的規範和價值對於參與者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
認同的人就是受影響最深的一群,
他們意識形態上高度忠誠於開源精神。
一致的規範、價值和共享得信念約束了開源社群中的交互活動。
Moglen(1999) 強調人類的創造性,
認為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成本降低,
從而使 "無政府主義" 的開發模式得到快速發展,
促使人類的創造性得到更加自由的表達。
Deci & Ryan (1985) 認為從事一項活動的過中,
能玩得開心或者過的快樂是內部動機的核心。
參見:
1.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12, in press), "Examin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ffort among Open Source Software Volunteer Develop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Sciences.
2.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11), "The Influenc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Volunteer Developers' Motivations and Attitudes on Intention to Contribu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Processes, 3(4), 24-48.
3.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0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s’ Motivations and Continuance Intention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4(3), 253-262.
- 譚佳佳(2008)。國內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的開源社區持續參與意願研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http://wenku.baidu.com/view/15823b00cc17552707220887.html###
- Weizenbaum, J. (1976). 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from judgment to calculation. San Francisco : W. H. Freeman. (師大英語系館藏,001.64 W439)
- Gelernter, D. (1998). Machine Beauty. New York: Basic Books.
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 / 葛倫特(David Gelernter)著 ; 白方平譯
(師大林口分館,000.4 576 081)
本研究已計畫行為理論(TPB:Theory of Plan Behavior)為基礎,
結合動機理論和工作滿意理論,
以參與滿意度作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對持續參與意願影響的中介變量。
探討內部及外部動機對參與滿意度和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
以及參與滿意度、主觀規範和感知行為控制對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
結論:
1. 開源軟體開發動機的外部動機因素:知識交流、事業進步和
內部動機因素:樂趣、社區身分顯著正向影響參與滿意度
而外部動機因素--使用需求對參與滿意度影響不顯著。
並且內部動機因素對參與滿意度的影響較外部動機更強。
內部動機 > 外部動機
2. 開源軟體開發人員的使用需要、知識交流、社區身分和
感知行為控制對持續參與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
事業進步、樂趣、主觀規範對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不顯著。
3. 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的參與滿意度對前持續參與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
開源開發模式與傳統的開發模式最顯著區別在:
1. 非營利性
2. 志願參與性
開源組織鼓勵知識的共享而不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參與者沒有從中獲得直接的物質利益。
Lerner & Tirole(2002)文中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有才能的開發人員願意無償
的創造、維護和支持一個共共物品 ?
Stallman(2001) 認為自由軟體的意識形態是開源軟體發展的原動力。
Franke & von Hippel(2003)、Kuan(2001) 認為是使用需求
Hann et al.(2002)、Lerner & Tirole(2002) 認為是事業發展、學習、聲譽
Raymond (1999) 認為是社區的聲譽和地位
Hertel et al.(2003) 認為是關係、身分
Gelernter(1998)、Ghosh(1998)、Weizenbaum(1976) 認為是享受和創造
Shah(2006) 透過對兩種不同的管理結構的軟體社群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對於
軟體相關的優化需求是開發人員初次參與的主要需求。
但大部分參與者在他們滿足之後就離開社群。
小部分的人仍然繼續參與其中,他將這一群人稱為嗜好者(hobbyists)。
這群嗜好者對於開源軟體的長期開發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但,Shah對於這兩群人的研究只停留在定性階段。
然而,Shah提出的初級參與者和嗜好者的概念對於
進一步研究開源軟見開發人員的持續參與動機具有非常重的意義。
Wu, Gerlach & Young (2007)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維持
是依靠開發人員持續不斷的貢獻意願。
Davenport & Prusak(1993)認為專家技能的常見組合,
知識是指結構性經驗、價值觀念、關聯資訊和
未評估和吸收新的經驗和資訊提供了一種架構。
按照知識的可編碼化的程度將知識分為隱性和顯性,
是知識管理領域公認的分類標準。
Polany(1966) 最早提出
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的概念。
其中隱性知識包括:技巧、個人獨特體驗無法言喻的部分
隱性知識很難交流,植基於特定情境行為中。
Nonaka(1994) 隱性知識的獲取是一個連續的認知過程。
Hendriks(1999)說知識交流具備兩個主體:
1. 知識提供者:也就是知識擁有者,
必須願意以演示、著作、闡述等行為來提供知識,
這是一種知識的外化過程。
2. 知識需求者:也就是學習者或接受知識的人,
必須能夠以模仿、傾聽、閱讀等方式來認知、理解知識,
透過內化過程將知識轉為己有,
進一步可以產生更多或更新的知識。
有供應者和需求者,交流才會發生。
Ghosh等 (2002)在針對自由開源軟體的一項調查研究中發現,
67.2%的反饋者選擇了共享知識技能作為留在開源社群的原因之一。
Wasko & Faraj(2000)認為,個體在網路上分享知識時,
會藉由展現本身的利他行為而獲得滿足。
Rossi (2006) 開源軟體開發過程的特性使參與者較私有軟體開發環境
更適合讓個人發揮出創造力。
享受到編碼的樂趣和品嘗到成功之後的滿足和成就感。
這包含自由性,可自由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項目進行參與,擁有自主性。
Rossi (2006) 社群的規範和價值對於參與者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
認同的人就是受影響最深的一群,
他們意識形態上高度忠誠於開源精神。
一致的規範、價值和共享得信念約束了開源社群中的交互活動。
Moglen(1999) 強調人類的創造性,
認為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成本降低,
從而使 "無政府主義" 的開發模式得到快速發展,
促使人類的創造性得到更加自由的表達。
Deci & Ryan (1985) 認為從事一項活動的過中,
能玩得開心或者過的快樂是內部動機的核心。
參見:
1.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12, in press), "Examin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ffort among Open Source Software Volunteer Develop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Sciences.
2.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11), "The Influenc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Volunteer Developers' Motivations and Attitudes on Intention to Contribu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Processes, 3(4), 24-48.
3.Wu, C.G., Gerlach, J.H., and Young, C.E. (200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s’ Motivations and Continuance Intention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4(3), 253-262.
社群身分 ← 參與公眾協作平台的內部動機
Hars & Ou (2002) 所說的 "社群身分"是參與內部動機。
多位學者:
Gosh et al.(2002)、Hars & Ou (2002)、Hertel et al.(2003)
Lakhani & Wolf(2005)
透過實證研究證明了社群身分意識是
個人參與開源軟體項目的一個強大的驅動力。
Lakhani & Wolf(2005) 在研究中發現基於義務或社群的組成因素,
是程序參與開源項目的重要動機,類似結果出現在Gosh (2002)
調查報告中。
Hars & Ou (2002)
社群成員將社群是做一個大家庭,願意為團隊的利益和社區整體的
目標而奮鬥以造福整個社群。
Bergquist & Ljungberg (2001)
社群新人(newbies)在他們真正參與開源活動之前
就已經認真思考了開源社區的文化和基本原則, 這些原則約略歸納為:
1. 堅信軟體是自由的
2. 對合作態度和資訊共享具高度評價
3. 讚賞技術知識和高質量的程式碼
4. 在社群同行中聲譽非常重要
5. 給予恰當的肯定和讚譽來定開發者的貢獻非常重要
Raymond (1996)
在開源軟體中,可看到很強烈的社群身分意識及堅持社群規範的行為。
活動參與者都表現強烈的集體一致性。
成員在其中責任的形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眾多學者(DiBona et al., 1999; Markus et al., 2000;
O'Reilly, 2000; Michael J., 2001)認為:
開源社群是虛擬組織最清晰、最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
Michael J.(2001)虛擬組織是眾多自治機構的聚合體,
這些自治機構透過溝通、合作來達成共同的目標。
Locke (1976: 1300)認為
滿意,在工作表現領域被定義為:
一個人評估其工作或工作經驗而產生的愉快或正向的情感反應。
Reilly (2005)的研究,
開源軟體開發人員對工作表現的滿意,會影響其對開源社群,
這一虛擬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
Mayo, Roethisberger & Whitehead (1927)
研究指出:工作的情感會影響其工作行為。
工作者的社會及心理因素才是決定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主要因素。
心流 (flow)
Csikszentmihalyi (1975) 是最早研究樂趣維度的心理學家之一。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首次從心理學角度提出了這個「心流」的概念(1975年):
忘我、忘記時間、忘記其他所有不相關的東西,完全沉靜在某項事物或情境中。
就像是自己極端的專注於做某件喜歡做的事,
完全沒有因為迷惑、重複、繁雜的任務而引起的煩躁或無聊。
Csikszentmihalyi (1975: p181) "心流" (flow)狀態
發生在一個人的技術和他面臨的任務的挑相符的時候,
此時存在一個"心流" (flow)狀態最大化的區域。
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是消費體驗理論中引用最多的概念之一。
Csikszentmihalyi 將心流體驗定義為:
個體完全投入某種活動的整體感覺,當個體處於心流體驗狀態時,
他們完全被所做的事深深吸引,心情非常愉快並且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Csikszentmihalyi(1997) 根據技巧和挑戰兩個細分變量對體驗進行區分,
① 心流體驗具有最豐富的心靈能量,發生在當技巧及挑戰都最高的時候。
② 心流體驗是最佳體驗,也是最值得的體驗。
③ 當人們在進行活動時,如果完全地投入到情境當中,集中注意力,
並且過濾掉所有不相關的知覺,即是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
④ 心流是一種暫時性、主觀的體驗,也是人們為什麼願意繼續再從事某種活動的原因。
Csikszentmihalyi(1997) 概括了心流體驗的九個特徵:
①清晰的目標、 ②即時反應、 ③技能與挑戰相匹配、
④行動與知覺的融合、⑤專注於所做的事情、⑥潛在的控制感、
⑦失去自我意識、 ⑧失去時間感的變化、⑨失去自身有目的的體驗。
Novak 和 Michel(2000) 依據心流體驗產生的過程又將這九個特徵歸納為三類因素:
① 條件因素:包括個體感知的清晰目標、即時反饋、挑戰與技能匹配,
只有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才會激發心流體驗的產生;
② 體驗因素:即個體處於心流體驗狀態時的感覺,包括行動與知覺的融合、
注意力集中和潛在的控制感;
③ 結果因素:即個體處於心流體驗時內心體驗的結果,
包括失去自我意識、時間失真和體驗本身的目的性。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3)
他強調活動的進行是人們為了追求從事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
他提出"心流" (flow) 這種狀態,在這一狀態中樂趣達到極致,
即聚精會神、全神貫注,行為和意識高度統一,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充分享受活動而不在乎後果。
Himanen (2001)、Torvalds & Dimond (2001)
認為通常大部分的程式設計,特別是開源軟體項目的程式設計被證明達到
"心流" (flow) 這種狀態。
心得:
任務如果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將會引起焦慮,
任務如果低於個人技術水準則會引起倦怠,
令人愉快的行為,提供給行動者
"成果具有創造性、戰勝了挑戰、解決了困難"的感受。
參見:
1.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0)。The art of seeing :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encounter
2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6)。快樂,從心開始。天下文化。
3.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9)。創造力。時報文化。
4.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9)。生命的心流 : 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天下遠見。
5.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2006)。A life worth living : contributions to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譚佳佳(2008) 碩士論文
需求 (Needs)
Maslow (1954) 定義了人類行為的五個層級需求,
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價值實現需求。
Hars & Ou (2002) 認為
公眾協作的「社群身分」屬於 Maslow 的歸屬和愛的需求
1969年,美國心理學家 Clayton Alderfer
在《人類需求新理論的經驗測試》一文中提出REG理論,
對 Maslow 的五個層級的需求理論進行修正,
將人的需求歸納為三種,及生存需求、關係需求、成長需求。
①生存需求(Existence Needs):
生理、物質需要,例如食物、居住。
相當於 Maslow 的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
②關係需求(Relationship Needs):
工作環境中人際情感、相互的需求。
相當於 Maslow 的社會需求、尊重需求
③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指個人創造或工作中有所成長、發揮潛能的需求。
相當於 Maslow 的自我實現需求。
Maslow 認為五個層次的需求,是由低而高排列的,
Alderfer 認為上述需求,有層級性,
不僅可以滿足向前,也可能受挫退後;
意即高層次需求未得到滿足,
就會出現倒退,對較低層次需要的慾望加強。
ERG理論還指出,需求被滿足的程度越低,個體對該需求的追求就越強
滿足—上進模式
當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對較高層次的需求會加強
受挫—衰退模式
當較高層次需求受到挫折時,個體對低層次需求滿足的追求將越強烈
結論:採取適當措施來滿足成員的不同需求,
以便激勵和控制成員的行為,
為實現組織和成員個人的目標。
David Meclelland (1961),提出成就需求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在高層次上的三種需求:
成就需求、權力需求、親和需求
成就需求:指人渴望卓越成效地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
高成就需求者,追求獨自承擔責任且快速獲得回饋的工作
他甘願冒風險和接受挑戰,在此歷程中他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權力需求:指能使他人改變行為,順從自己的需求。
高權力需求者,喜歡控制和影響他人偏好有競爭性,
和具地位取向的場合重視權勢的獲得勝過高效率的工作內容。
親和需求:是追求友善、重視人際關係的需求。
高親和需求者,特徵:希望獲得別人肯定、關心別人感受,
容易認同朋友觀點、行為、習慣
真誠對待他人感情,追求友誼、喜歡工作、不喜歡競爭的場合,
希望和他人友彼此高度互相了解的關係。
Meclelland (1961) 研究發現,每個組織有各方面需要的人都是有價值的,
應該合理搭配。因此探討參與滿意,首先須從激勵理論出發。
參見:
譚佳佳(2008)。國內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的開源社區持續參與意願研究。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15823b00cc17552707220887.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