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理性行動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書目:

  1. 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本書以Out of Print,檢索自:http://people.umass.edu/aizen/f&a1975.html)
  2.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師大總圖5F:301.1 Aj98)
  3.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2, 179-211.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或譯作理性行為理論是由 Fishbein 和 Ajzen 於1967年所提出
預測個人行為態度意向之理論。其理論基礎係源自社會心理學,
綜觀態度、意向及行為三者間依存關係。
其間經由不斷發展、驗證後,1980年提出主觀性規範,建構出四者間完整的架構。
此理論認為行為意向(或意圖)會受到「態度」及「主觀性規範」所影響。
而個人行為最直接影響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向
'8 至於其它可能造成行為影響的因素,皆是透過行為意向間接影響行為。
因此,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正向,則行為意向愈高;
反之,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愈負向,則行為意向愈低。

另一方面,主觀性規範涉及社會習俗、他人意見或壓力等相關因素,
相對的也就影響了行為意向。此外,直接經驗與態度同時存在時,
也會直接影響態度與行為之間的張力。

所以,個人的態度透過對事物或狀況所反應的行為,將會形成個人經驗。

理性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 Fishbein, 2004; Ajzen & Fishbein, 1980)。這理論指出,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可以從他對該行為的評估信念而得知。
實際上採取某項行為的意圖乃個人對該行為的態度加上其對該行為的主觀規範的共同結果。

由此理論衍生出來的期望價值模型(the expectancy-value model)提供了詳盡的解釋。
此模型關注的是信念達成(belief accessibility)這個概念,
意思是對某事物或行為的態度乃由對該事物或行為的
可達成的信念所決定(Ajzen & Fishbein, 2004)。

若人們認為某事物或行為越具有良好的屬性和越能導致良好的結果的話,
則他們越會正面地對之進行評價。
其他一些相關的理論雖然在態度內容和態度對行為的影響力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Barge, Chen & Burrows, 1996; Fazio, 1990),
但是其基本要義都是跟隨上述理性行為理論的結構而來。

與上述觀點相一致的、較為廣泛地被接受的看法是:
個體具有一種天生的動力從事實中形成某種評價
而且一旦這種主觀的評價得以形成,
對行為產生影響的客觀事實便變得毫不相關。

例如,根據受害者與人口的比例,感染“非典”的機率是很容易計算出來的。
然而,即使感染“非典”的機率很小,人們依然感到恐懼,
因為他們心理上評估的是結果,而不是客觀的機率。

由於信念和態度的形成、發展或者衰減,既不是完全由個人自主地進行,
也不是全然受到外力的干擾的結果,
因此在態度和社會情景之間的「中間地帶」
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探索領域(Elser & Stroebe, 1972)。
要闡明這個中間地帶,我們必須依賴實在的或是潛在的理性思考
以及非理性/情緒性的元素。

在理性行為論中,行為改變必是先改變一個人的信念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應該出現此行為,此行為就會產生。
信念代表一個人對其行為的意志控制力,也就是說
行為的產生是由一個人經過邏輯思考的信念產生之後,
選擇了要或不要或其他的決定之後才去採取的行為。
(如玲:除了反射動作,人的行為是經過思考、決策後的結果)

這理論假設他並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就是支持的想法就能夠代表一個人的行為。
如果依照理性行為論的角度而言,
學生的行為意向越高,行為的實施機率也就越高。
(如玲:行為意向強度與行動力成正相關)

備註:1975年書中有幾個圖令我印象深刻,

Fig. 9.1 Chain of effects involved in an influence attempt. 對於information items 影響(influence) belief 有個步驟圖解。

Fig. 9.5 Processes intervening (干預) between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primary beliefs(主要信仰)

Fig. 11.1 Yale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勸說, 說服, 信念). (Based on Janis and Hovland, 1959.)
這個圖呈現個別變相(independent variables) 產生內部調解過程(internal mediating processes)到可觀察的溝通影響(observable communication effects)

Fig. 11.10 Effects(影響) of supportive beliefs(支持信念) on change in a target belief(目標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