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需求 (Needs)


Maslow (1954) 定義了人類行為的五個層級需求,
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價值實現需求。

Hars & Ou (2002) 認為
公眾協作的社群身分屬於 Maslow 的歸屬和愛的需求

1969年,美國心理學家 Clayton Alderfer 
在《人類需求新理論的經驗測試》一文中提出REG理論
對 Maslow 的五個層級的需求理論進行修正,
將人的需求歸納為三種,及生存需求、關係需求、成長需求。
生存需求(Existence Needs):
                生理、物質需要,例如食物、居住。
                相當於 Maslow 的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
關係需求(Relationship Needs):
                工作環境中人際情感、相互的需求。
                相當於 Maslow 的社會需求、尊重需求
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指個人創造或工作中有所成長、發揮潛能的需求。
                相當於 Maslow 的自我實現需求。
Maslow 認為五個層次的需求,是由低而高排列的,
Alderfer 認為上述需求,有層級性,
不僅可以滿足向前,也可能受挫退後;
意即高層次需求未得到滿足,
就會出現倒退,對較低層次需要的慾望加強。


ERG理論還指出,需求被滿足的程度越低,個體對該需求的追求就越強
滿足—上進模式
當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對較高層次的需求會加強
受挫—衰退模式
當較高層次需求受到挫折時,個體對低層次需求滿足的追求將越強烈
結論:採取適當措施來滿足成員的不同需求,
            以便激勵和控制成員的行為,
            為實現組織和成員個人的目標。



David Meclelland (1961),提出成就需求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在高層次上的三種需求:
成就需求、權力需求、親和需求
成就需求:指人渴望卓越成效地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
                 高成就需求者,追求獨自承擔責任且快速獲得回饋的工作
                 他甘願冒風險和接受挑戰,在此歷程中他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權力需求:指能使他人改變行為,順從自己的需求。
                 高權力需求者,喜歡控制和影響他人偏好有競爭性,
                 和具地位取向的場合重視權勢的獲得勝過高效率的工作內容。
親和需求:是追求友善、重視人際關係的需求。
                 高親和需求者,特徵:希望獲得別人肯定、關心別人感受,
                 容易認同朋友觀點、行為、習慣
                 真誠對待他人感情,追求友誼、喜歡工作、不喜歡競爭的場合,
                 希望和他人友彼此高度互相了解的關係。
Meclelland (1961) 研究發現,每個組織有各方面需要的人都是有價值的,
         應該合理搭配。因此探討參與滿意,首先須從激勵理論出發。


參見:

譚佳佳(2008)。國內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的開源社區持續參與意願研究。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15823b00cc1755270722088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